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者新论】孙熙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孙熙国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找不到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科学地、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路径;我们也找不到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人类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和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当代中国和世界依然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就在于它是人民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国发生了三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即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三大历史性事件,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


一、站起来: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人民才能站起来,中华民族才能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短短28年的时间里,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的产物,又对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二、富起来: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指导中国人民发展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4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就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结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做出的深刻总结,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时代潮流做出的深刻洞察、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做出的深刻体悟。所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始终坚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旨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强起来: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到哪里,理论就推进到哪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我们党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未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开辟新型现代化道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加强和改善全球治理、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国人民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伟大飞跃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7日 06版)

相关链接

顾海良: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与经济思想的历史路标

陈占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陈占安: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在建设

程美东: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顺势而为推动改革的典范

孙来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刘军:中国渐进式发展道路为什么获得成功

李少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赵光武教授学术思想述要

闫志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辉煌

陈培永:不忘初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宇文利:精神世界的进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变迁的主基调

陈培永: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梦想的现实路径

孙蚌珠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新境界笔谈

白雪秋:从“承包”到“振兴”——农村改革的40年

宇文利: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魂

陈培永:“人民”范畴究竟何指

宇文利:努力书写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华彩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陈培永:共同富裕有两个对手

刘志光:思想再解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孙来斌:中国制度守正创新之道

程美东:论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设计

陈培永:坚信未来可以期待一一一个人的过年与一个社会的进程

王文章: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引领思想再解放

康沛竹 艾四林: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

宋朝龙:美国政治气候变迁的深层原因

郇庆治: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全球资源环境安全文化构建

王文章:杜绝地方政府的政策攀比之风

郇庆治: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绿色现代化话语的嬗变

郇庆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012~2018)述评

郇庆治:作为一种转型政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众化和通俗化 ——对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培永

宇文利:五四运动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   旸 | 马克思与罗尔斯:思想资源及其融合的可能性 ——访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罗德尼·佩弗教授

白雪秋 余志利:消除“发展性贫困”: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

白雪秋 余志利: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和未来社会公有制的构想——研究《资本论》私有制理论

马思宇:无形与有形:中共早期“党团”研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